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五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11/9/26 10:32:00|点击数:

意识形态和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与互动机制
 
张保权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433)
 
  摘要:与意识形态是研究政治发展的重要视角一样,政治发展也是意识形态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和政治发展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彼此对对方都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治发展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大,意识形态对政治发展的反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二者之间既具有相互促进性、协同性,又具有相互制约性、牵制性,深入分析和探索意识形态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过程有助于理解现代政治运行的内在机理。
 
 
利益和谐:中国社会建设的当代要求
 
张思军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重要一维地位的确立,源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发展状态的清醒认识和对当前社会矛盾态势的认真反思,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的高度自觉。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大致经历了意义和谐、政治和谐和利益和谐三期发展。利益和谐,将人作为利益协调的核心,既蕴含了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又明示了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还总括了社会建设诸多基本内容,必然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当代要求。
 
 
 
低碳城市的公共治理系统及其路径
 
陈桂生
(天津商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天津 300134)
 
  摘要:低碳城市的公共治理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中国城市高碳化发展现实需要城市治理模式的优化。低碳城市发展系统由行政体制、市场机制和社会制度等多元系统合作构成。按照公共治理的逻辑,低碳城市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明晰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也需要企业技术创新以转换低碳生产模式,还需要市民社会切实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在城市低碳治理进程中,应重视并协调各城市主体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中国城市治理困境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与效果分析
 
杨艳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 政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公众参与是城市民主治理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在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时期,城市治理陷入双重困境。作为城市管理的单一主体,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公众急速增长的需求,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要求愈发强烈。目前,正式参与机制的形式化难以真正实现公众诉求,公众的非正式参与压力对城市治理产生的正负效应则具有不确定性,中国城市治理模式亟须转型。建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取决于立法、授权、参与途径等多个层面上的改革和创新,是城市走向善治的基本保证。
 
 
职能导向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逻辑导向
 
张 翔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机构改革一直是中国政府改革的主题与核心。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政府机构改革存在明显的“职能导向”,即机构改革以明确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为逻辑导向,这一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职能导向论”。中西方国家在地方政府中的机构改革实践可以作为“职能导向论”的经验证据。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政府职能定位正由“经济建设”转向“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也正以“大部门体制”为目标,以有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但是,在目前,两者之间的协调还存在许多误区,阻碍了政府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国统一战线的国际化路径
 
朱新光, 张文潮
(1. 上海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上海 200234;
2.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34)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不仅是统战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统战工作科学化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统一战线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力趋于弱化。为此,统战工作应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突出统一战线的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的特质,认清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工作举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配置统战资源,适时制定中国统一战线国际化的战略设计与对策选择。具体为:以外交战略大局为重,做好统一战线服务外交的工作;充分利用国际大舞台,积极组织和开掘统战工作的国际社会资源;依托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优势,发挥统一战线国际化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人士,推动中国统一战线国际化的全面发展。
 
 
论包容性发展的道德哲学基础
 
 
陈 翔, 路艳娥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包容性发展具有一定的道德哲学基础。首先,包容性发展在伦理—经济的价值生态转换中凸显其特有的伦理意蕴;其次,包容性发展也是一个自由不断加强的过程,体现出来的是对包容性道德的不断接近;再次,包容性发展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差异性内容,它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真实的”合理性;最后,包容性发展在引导道德生活中实现公众的广泛认同。
 
 
进化论创立以来的文化回响
 
曹东勃
(华东理工大学 人文科学研究院, 上海 200237)
 
  摘要: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不仅极大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深刻影响了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变迁,形成众多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柏格森用哲学语言展示了一幅生命进化的蓬勃冲动;薛定谔提出“生命以负熵为生”的进化图景;近代中国自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也都贯穿着文化进化的意蕴。尽管进化论创立以来的文化回响逐渐偏离其“科学”界限,但报以“同情之理解”的心态重建其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对于把握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逻辑仍大有裨益。
 
 
媒介环境学对技术认识论的争论
 
李曦珍, 王晓刚
(兰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媒介环境学对媒介技术之于人类认识的作用充满了争议。争议的焦点就集中在技术究竟是“放大”抑或“遮蔽”了人的认识。然而,仅仅从媒介的“尺度”或技术属性中无法全面解释人类的认识机制。实际上,要走出技术认识论的理论误区,解释媒介技术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延伸”或“遮蔽”的“二重性”问题,就必须摒弃对媒介技术的“尺度”与人的“类本质”的迷恋,从而深入认识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具体的社会关系。
 
 
以文化结构三层次说研析远古至春秋礼的演进
 
王竹波
(中山大学 哲学系,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将文化结构三层次说与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脉络结合,可知礼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延及夏商物质层面的“礼物”,到西周以周公为代表制作礼乐文明的礼制,再到以春秋战国之际观念层面礼义的探讨三个阶段,将文化的发展从物质而制度而思想的演进与礼从“礼物”、礼制、礼义的——对应,既可以得出历史和逻辑演进一致的结论,也可以研析礼在先秦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音乐伦理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研究
 
王小琴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4)
 
  摘要:任何音乐无不蕴含一定的社会伦理。音乐不仅有健康与消极之分,而且之于人的精神影响是有积极与消极之别的。“美善统一”作为音乐伦理评价的普适性标准,在音乐中主要体现为内容善与形式美的统一、美感与道德感的统一、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要对音乐进行伦理评价,必须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娱乐性与道德性统一、先进性与人民性统一的方法。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资源价格改革
 
沈满洪, 孟艾红, 贺震川
(1. 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 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在资源领域尚未到位,存在资源价格的扭曲现象:高碳资源价格偏低而低碳资源价格偏高,这必然会导致高碳资源的过度消耗而使经济高碳化,并必然会遏制低碳资源的开发而阻碍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视角下资源价格改革既要促进高碳资源定价科学化,又要向低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适当的价格补贴。具体措施是:放松管制,增加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透明度;完善管制,遏制煤炭资源开采的垄断;培育市场,大力发展资源基础市场和资源期货市场;设立低碳发展基金,激励低碳资源开发的自主创新。
 
 
农村集体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及其改进
 
刘道远
(北京工商大学 法学院, 北京 100048)
 
  摘要: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面覆盖、从偏重城市到城乡统筹的发展历程,但总体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单一、滞后,加上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忽视,使得土地保障成为广大农民的自发保障模式。这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体系化、公正化要求,强化农村土地物权保护,设计合理的农村地权制度以支撑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未来制度建设的核心。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淡水资源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探析
 
齐虹丽, 龙悦宁
(昆明理工大学 法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淡水资源保护国际机制是解决跨国河流淡水资源国际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澜沧江-湄公河作为跨越流域六国的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其淡水资源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是缓解我国同下游国家淡水资源冲突的最佳切入点。中国不可避免地应参与到澜-湄流域淡水资源国际保护中,只有确立中国参与的澜-湄淡水资源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澜-湄流域淡水资源国际保护的目的,达到澜-湄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劳务派遣制度对中国未来劳动力素质的影响
——一项基于上海36家国有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刘大卫
(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062)
 
  摘要:劳务派遣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使用,原因是劳务派遣可以大大降低用工成本,并且可以规避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问题,因此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劳务派遣模式用工。这种用工模式给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劳务派遣员工素质低下、归属感低等,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云南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透析
——基于文化消费需求的协调增长测评
 
王亚南
(腾博tengbo9885官网 文化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十二五”期间,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实现良好契合,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应当与经济发展、民生增进实现良好协调,这就需要对“十二五”规划既定的“协调增长”目标做出预期测算,并以此衡量文化产业何以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未来十年云南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思考
 
宋 媛
(腾博tengbo9885官网 经济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针对目前云南省扶贫开发面临的扶持对象、制度安排和主要任务发生的三大变化,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未来10年云南农村扶贫开发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片区开发、扶贫到户、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五大战略,要努力创新整村(乡)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连片开发、扶贫和生态移民5种主要扶贫模式,不断完善目标责任、增收长效、服务保障、考核评价和群众参与5个运行机制,并实施相应的扶贫开发政策。
 
“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要:中国传统的“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内容:“大一统”的地理观——天下观,“大一统”的政治观——政治一统,“大一统”的思想观——思想一统和“大一统”的民族观——华夷一统。数千年来,“大一统”理念根植于中国各民族的心灵深处,得到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的一致赞同,形成了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向心力。思想和文化上的“大一统”始终存在于历史上各种类型的王朝之中,这是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大一统”的中国是古代各族人们认同的主要目标。
 
 
边疆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问题治理研究
——基于对云南红河州开远市的调查与思考
 
陆海发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边疆少数民族的自发搬迁是人口迁移的一种类型,云南红河州开远市少数民族自发移民聚集区在区域特点、地域选择、迁移形态、影响因素等方面表现出诸多特殊性,且随着移民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与矛盾已经变得愈来愈突出,不仅移民群体自身陷入了边缘化的现实困境中,而且边疆一些区域性族际关系和社会管理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急需地方政府通过观念转变、制度补给、资金保障、社会管理、引导教育等多种渠道,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边疆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问题的有效治理。
 
 
论茶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杨 洁
(云南省科技厅 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云南是世界茶源中心和茶的重要发祥地,古代濮人,即今天云南的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并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和种植茶的民族。云南从诸葛亮南征时开始发展茶园,从唐代至民国的一千多年里,茶叶始终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对外输出的大宗商品,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云南边疆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
 
 
内蒙古那达慕文化的经济贸易功能
 
白红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 通辽 028043)
 
摘要: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因其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社会功能,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那达慕已经发展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内容,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但那达慕的可持续开发必须以文化传统内涵的挖掘为根,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为本。
 
 
 
中国劳动收入分配应启动社会设置的第二种改革
 
陈怀远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7)
 
  摘要:在中国劳动收入分配改革中,人们意识到“默认规则”内容变革的重要性,因为这种变革曾是该领域早期改革的起点。随着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造成劳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许多因素,已不是更新“默认规则”内容所能改变得了的。因此,有必要进行初次分配社会设置的第二种变革,即从“默认规则”向“同意规则”转变。
 
农村低保制度实践的异化及其矫正
——基于西北农村低保制度实践的调研
 
焦克源, 张 婷
(兰州大学 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旨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水平、体现公民生存权、进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制度,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其具体实践中却产生了诸如拼保、轮保、人情保等异化现象,严重背离了制定这一制度的初衷和价值取向。救助理念的滞后、专业人员的缺乏、供需矛盾的突出、法律制度的缺位是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保障理念、政府投入、管理监督及对象识别方法等方面予以矫正。
 
 
 
手机传播态势及其治理与引导
 
王 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新闻出版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手机由于其移动性、时效性、自由性以及互动性而深受民众的喜爱,并已经成为信息舆论的重要来源。但目前手机传播存在如下问题:成为各种违法信息和垃圾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政府的参与和管理没有完全到位;其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更加难以控制;传播主体呈多元化,管理难度高;手机传播必须与网络传播问题同时治理。治理的措施包括:政府应积极参与手机媒体的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以求更好的效果;通过舆论和社会道德力量让人产生羞耻感、荣辱观,从而不介入不良信息传播。
 
 
宋代谶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陈 凌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宋代谶谣的产生取决于宋代特定的社会背景,其流传又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宋代谶谣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宋代谶谣除了涉及政治以外,还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提供了最直观的历史材料。而谶谣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形式,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及自由活泼的表现形式对宋代及后世的诗歌、话本小说、人物传记、文人笔记等文学作品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论明代宗室犯罪的察勘取证与议罪方式
 
雷炳炎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明代宗室犯罪,有别于普通臣民的量刑定罚,不论是十恶重犯,还是一般的违法乱制,量罚一向强调重证据实,察勘取证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受遣官员到藩府可以“拘集人证,询察体审”。以勘明事实为基础的量罚,明初主要遵依祖训规条,直接由帝王判决。永乐以后,演变为宗亲权贵、文武群臣通过朝议、奏议方式初定处理意见,帝王最终定罚。
 
 
用世界眼光重新看待和认识滇西抗战
 
傅仕敏
(云南省政协 文史委员会, 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滇西抗战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光辉体现。滇西缅北反攻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关键一战,打破了法西斯轴心国会师中东的战略企图,这一战役的胜利,是中国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滇西抗战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盟中的“四大国”地位,并由此获得了战后重建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早期道教“崇阴”思想及其转变
 
谌 娟
(四川大学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6)
 
摘要:在中国五大宗教信仰中,女性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和贬抑,只有道教从发展早期开始,就有较系统的“崇阴”思想,表现在女性信徒数量呈显性增长,女神崇拜及“对偶神”或“配偶神”的存在,尊女官、女祭酒和女师,存在女丹书与丹道修炼等。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男性眼中女性由修炼伙伴变成成仙障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修炼方式从“双修”到“清修”的渐变,女性也面临被“边缘化”和“神圣化”的困境。
 
 
民族认同的危机与文学建构
             ——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小说为考察中心
 
樊义红
(南开大学 文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成为突出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汉族文化和文学的话语压力;现代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挑战;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威胁。面对这一危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表现出了积极地建构民族认同的姿态和策略。
 
 
“夺胎换骨”诗法的道教术语渊源
 
张振谦
(暨南大学 中文系,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夺胎换骨”是宋代重要的诗学术语,与道教内丹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晚唐五代道士吕洞宾最早提及“夺胎换骨”之语,宋代黄庭坚将之用于诗歌批评中,遂形成“夺胎换骨”诗法。黄庭坚提出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论也源于道教内丹术,与“夺胎换骨”关系密切,均将苦修作为学诗与修仙的关联点。这一关联点又对陈师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的诗歌主张产生了一定影响。
 
 
傣族贝叶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之路
           ——以傣族舞剧和电影《孔雀公主》为例
 
陈孟云
(云南财经大学 东盟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傣族贝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后它与汉文化沟通整合实现了现代性之路。傣族传说《召树屯》先后被改编成现代舞剧与汉语电影《孔雀公主》,真正打开了傣族贝叶文学资源的宝库,使得傣族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步入当代艺术殿堂。它们是原生态艺术发展为现代性民族艺术的里程碑,给中国当代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于地方社会科学研究前沿及创新的探讨
——以云南为例
 
郑晓云
(云南大学 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研究前沿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和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未来新的学科形成的基础。研究前沿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最新的研究创新点。研究前沿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寻,因此大力培育和建设研究前沿是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地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尤其重要。
(责任编辑:代丽)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