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30日,我院学者杨福泉副院长、李永祥研究员、刘婷副研究员受邀参加了由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在重庆大学主办的2013年“中国西南人类学论坛”。

  2013年“中国西南人类学论坛”围绕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新动态,反思了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学术研究新时期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命题,尤其是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及其现实性的关怀。

  本次论坛从九个方面对西南人类学研究作了探讨:一、灾害与生态人类学;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族群文化变迁;三、西南通道与学术思想;四、藏边社会与文化;五、跨境与西南族群关系;六、人类学田野与实践;七、医疗与传承;八、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知识、记忆、宗教与政治;九、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电影与社会变迁。二十一世纪之交的西南人类学,历经多次区域性学术会议、特色课题的田野实践以及众多著述和刊物的推广,气象日新,势头迅猛。区域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向纵深发展, 跨族群、跨区域和跨国境学术视野的探讨方兴未艾,涉及族群和谐共生、发展与自然/人文环境保护、灾害机制的人类学应对、商业化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境(东盟/东南亚)新思维等范畴。

  杨福泉副院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族群文化变迁专场中做主题发言:《略论丽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做法、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发言论述了丽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比如建立健全保护法规和保护机构;加大投入,改善古城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统一收取和监控管理古城维护费,反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古城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束河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以及政府、企业和草根社区多元化的文化保护培训和传承方式,推动多渠道的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项目。同时,也论述了丽江在文化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培养杰出的文化传人和民间艺术家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当代文化创新和再创造的问题;丽江如何保护和传承好自己卓有个性和区域特点的文化,持续保持其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古城原住民外迁和本土文化保护的问题等。

  李永祥研究员与彭文斌教授在灾害与生态人类学专场中做主题发言:《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述评》,对中国灾害人类学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述评,认为中国灾害人类学有多重源头,如泥石流、灾荒史、石漠化等,但系统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源于汶川大地震之后。同时还探讨了灾害人类学的研究视角、理论解释框架和方法论问题,认为多种灾害类型的研究,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多种研究方法论的使用是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趋势。该发言为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刘婷副研究员以论文《培育民俗休闲产业提升少数民族生活品质——以云南石林县寺背后村为例》参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族群文化变迁专场中探讨了如何以休闲实现民俗文化事象活态传承的可能性。

  会议期间,杨福泉副院长还对“跨境与西南族群关系”会议专题进行了评议。

  本次论坛云集了业内较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在二十一世纪(跨)区域为导向的中国人类学研究中,西南人类学不仅以广袤的西南边疆地区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为研究对象,同时也拥有基于地域特色的理论建树和方法论的探讨。学者们的发言既立足于本土实践场域,又呈现出中/西/东南亚学术与地缘对话的特色,为中国人类学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民族文学研究所 刘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