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下午,云南商务研究院及云南省商务厅外贸处在金龙饭店联合主办2011上半年云南省外贸进出口情况座谈会。应邀出席座谈会的代表分别来自政界、学界和商界,包括省发改委经贸处、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商务厅外贸处、东盟处和外资处、省农业厅、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省社科院、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研究院的领导和代表,还有建工集团、云铜集团、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联合经贸、中电投云南国际公司、昆钢、云天化、云机进出口公司和云南电网等从事外经贸企业的负责人。座谈会由云南商务研究院院长主持,我所科研人员邓蓝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言。
本次座谈会召开目的是总结2011年上半年云南省贸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为2011年全年云南省实现15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省商务厅外贸处宋副处长首先介绍了云南省2011年上半年的贸易情况。今年贸易增长出现“高开低走”态势,自1月出现66%的增长后开始逐步下滑,6月同比增长仅为15.8%,预计7月可能仅有10%的水平。2011年1-6月,全省完成外贸额为70.9亿美元,其中出口40.6亿美元,进口30.3亿美元,顺差10.3亿美元。从贸易结构看,机电和农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化肥和有色金属分列第三和第四位。进口产品中,60%是资源性产品,包括矿产品、金属和原材料等。
        上半年云南省外贸呈现六大特点:1. 当月进出口波动大;2. 传统优势产品表现突出;3. 农产品进出口基本平衡;4. 机电产品出口基本保持稳定;5. 电力作为支柱产业对贸易贡献不大;6. 重点市场依然是东南亚和南亚。省商务厅东盟处处长介绍说,从与东盟的贸易状况看,2011年1-6月双边贸易额为28.4亿美元,其中边贸占10亿美元,增幅为25%。主要特点有:1. 缅甸依然是云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 云南依赖于对周边国家的资源性商品进口;3. 农产品进口比重增长;4. 出口优势产品市场占比提升。
       虽然与东盟的贸易稳中有升,但存在以下困难:1. 与缅甸的边贸受缅甸边境地区武装冲突影响,同时缅甸政府对一些边境口岸的政策收紧,导致中缅口岸和通道通行不畅,现除瑞丽口岸仍在开放外,章风和片马均不能通行;2. 2011年缅甸新税法出台后,出口税从原来的10%下降到7%,商品贸易走边境通道的优势已不突出,大量贸易改走上海和广东等沿海城市;3. 越南刺激越币贬值后主要加工区和贸易区的先驱优势遭到弱化,对云南企业需要进口的原料、出口的消费品形成冲击;4. 昆曼公路通车后,从泰国进口的水果到老挝口岸后要卸货、检查、收费和重新装载,形成了贸易壁垒。
       应邀出席该座谈会的大中型企业代表随后反映了各自的经营现状和存在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涉及:进出口受贸易对象国政策影响大、通关手续繁琐、贸易便利化程度低、燃油和原材料价格攀升造成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形成的汇率损失难以弥补、出口退税滞后、金融财政调控造成企业还贷压力大、受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冲击大、税收存在“一刀切”状况等。
        针对云南外贸现状和企业面临的困难,与会官员、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如下主要建议:挖掘“老东盟”六国的贸易增长点,通过会展促进企业交流;针对国别困难,增进贸易层面的沟通,与缅甸边贸司商谈并同供货商直接签单;与中国中央政府充分沟通,出台适应边贸发展形势的新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力度;召开边贸政策研讨会,办好边交会;送客商到地州企业;帮助企业结算退税和中小企业全融资担保;举办出境展览;宣讲“桥头堡建设”,积极推进天保、孟定、泸水等六个经济合作区的申报工作;建立全球营销系统;调整贸易方向和贸易结构;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等措施和建议。我所学者邓蓝指出,现阶段云南企业对南亚市场关注不够,与南亚企业的业务不多。而目前南亚是一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规模的市场,而且云南与南亚的双边贸易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实施、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和中国-南亚商品展两个重要经贸平台和机制落户昆明、与南亚国家直达航线增多等现状,云南面临与南亚开展贸易的机遇期和关键期。云南企业应该推进和深化与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在旅游、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产业的合作,避免在对南亚的经贸合作中陷入“被边缘化”的结局。
 
(南亚研究所   邓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