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印度阿萨姆邦泰族学者访问我院

时间:2015/2/13 10:29:01|点击数:

  应我院东南亚研究所邀请,2015年1月27日至2月3日,印度阿萨姆邦政府阿洪姆泰族发展委员会主席及“P.K. Buragohain泰学与东南亚研究会”会长觉坚德拉•纳特•普甘(Jogendra Nath Phukan)教授、“P.K. Buragohain泰学与东南亚研究会”执行会长耶•洪姆•布拉高哈因(Ye Hom Buragohain)女士,以及阿南达•布拉高哈因(Ananda Buragohain)先生一行(3位均为印度阿萨姆邦泰族人士)来滇访问,就印度阿洪姆泰族起源问题与我院学者开展交流,并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研。

  根据阿洪姆泰族历史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阿洪姆泰族起源于勐卯(今德宏州瑞丽市),于13世纪初在诏隆苏卡法(Chao Lung Siu Ka Pha)的率领下西迁至今天印度的阿萨姆邦,在当地建立了长达600年的阿洪姆王国,对印度阿萨姆邦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觉坚德拉•纳特•普甘教授将毕生精力投入阿洪姆泰学研究中,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多篇关于泰阿洪姆人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研究论文,并主持翻译大量泰语文献进行泰人历史研究,指导了超过24位博士研究生。目前普甘教授正准备撰写一部关于阿洪姆泰族始祖诏隆苏卡法的专著。同行的耶•洪姆•布拉高哈因女士曾任职印度阿萨姆邦政府历史与文献古籍部,在不同时期发表过多篇关于泰阿洪姆人的历史、文化研究的论文。

  印度学者来滇考察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情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中方学者开展交流,并谋求与中方进一步开展相关合作研究。

  在昆明调研期间,1月28日,我院召开了阿洪姆泰族学术研讨会,我院科研处处长郑晓云研究员、我院印度民族问题研究专家朱昌利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史学专家何平教授,以及东南亚研究所雷著宁副研究员、和劲松副研究员、王育谦副研究员、余海秋副研究员和和瑞芳博士等相关专家出席座谈会。印方学者对阿洪姆泰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双方就阿洪姆泰族相关问题进行了友好交流。

 


座谈会现场

 

  1月29日至2月2日,印度学者赴德宏州考察。在德宏州调研期间,印度学者分别与芒市和瑞丽两地的傣—泰民族学专家和学者举行了座谈,深入探讨了傣族历史文化相关问题并交换了文献资料。德宏州专家陪同印度学者调研了歌朗城遗址、姐东崃、傣王宫、雷允召武定遗址等历史遗迹,走访了瑞丽佛教协会、菩提寺、五云寺、佛光寺、勐焕大金塔、芒艾奘房等寺庙和宗教场所,并到芒市风平、印金拉茂寨子和瑞丽姐相乡喊沙村调研傣族剪纸、织锦和孔雀舞等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印度学者还赴陇川调研了诏隆苏卡法的迁徙路线。德宏州原州长刀安钜、原州人大副主任方吉龙、原副州长方绍南、原州长助理龚能政、州傣学会常务理事龚锦文、州政府秘书长俄吞、州民宗局局长王二软、州民宗局副局长快永胜、州傣学会常务副会长龚家强、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云等专家学者参加了芒市座谈会;瑞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素玮、瑞丽市中缅边境文化交流协会傣族文化交流部主任、瑞丽市傣学会会长岩板、瑞丽市中缅边境文化交流协会傣学专家江晓林、瑞丽市中缅边境文化交流协会傣学专家李云鹏、瑞丽市佛教协会会长诏密苏提、瑞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召板帝达、瑞丽市傣学专家吞亮、瑞丽市傣学专家塞吞等参加了瑞丽座谈会,部分专家陪同印度学者在瑞丽开展了实地调研。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著宁、德宏州社科联副主席陈旭、德宏州傣学会副秘书长孟有明全程陪同印度学者在德宏州考察。

  通过次此赴滇调研,中印双方专家和学者通过友好交流,对诏隆苏卡法迁徙印度的历史年代、迁徙路线深入交换了意见,寻找到了新的历史线索,加深了双方对云南省和印度阿萨姆邦傣—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的了解,增进了双方人民间的友好情谊。印度学者表达了加强合作,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意愿,并希望我方专家尽快组团访问印度阿萨姆邦,印度方面将予以积极支持并愿意提供部分资助。该次访问对于增进中印跨境民族交往,加强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工作,促进云南省与印度东北部的人文交流,重振南方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雷著宁/图:代丽)

来源/作者:东南亚所/雷著宁 责任编辑:代丽